永懷維新千秋業 ─ 明治神宮(三)
“うつせみの 代々木の里は しづかにて 都のほかの ここちこそすれ” ─ 明治天皇 御和歌
“東京都裡的 代々木之里 是如此的安靜 彷彿不屬於這 都城的一部分”
明治神宮的所在地代々木因為附近高大的日本冷杉而得名。這裡本是大名井伊家的別莊,在明治維新後被改建成皇家的御花園─代々木御苑。清幽的代々木是睦仁夫妻流連忘返的偷閒之地,愛好之深讓天皇都不禁賦詠和歌讚嘆這片遠離塵囂的寧靜。
天皇伉儷於1912及1915年相繼身故之後,繼任的大正天皇決議在父親生前最喜愛的代々木興建神宮以為紀念。1915年5月,明治神宮於代々木御苑旁的荒地破土動工;為了打造如伊勢太神宮般的茂密宮域林,日本政府由全國各地、朝鮮半島與台灣引起了多達365種、12萬株的樹木進行植林。這是日本史上最大規模也最成功的人工景觀計畫,至今依然是造園學者效法的典範。
走上神宮綿長的參道,沿途濃密的森林幽靜而清新,回響著碎石路上窸窣的腳步聲。一路經過著名的獻酒牆和文化會館,就能看見佇立於社殿入口的知名大鳥居。這座日本最大的木造鳥居高12公尺,寬17公尺,由台灣丹大山產的千年檜木所製成。初代的大鳥居已於1966年受到雷殛而毀損,今天我們所見到的是1975年重建的二代目。
大鳥居旁,有一條圍著竹籬笆的羊腸小徑,通往昔日的代々木御苑。如今被稱為神宮御苑的這座庭園依舊保留著往日的清幽靜謐,站在庭中的隔雲亭遠望,湖畔的菖蒲田百花爭艷、樹林鬱鬱蒼蒼,波光粼粼的南湖上彷彿還能看見天皇夫妻泛舟垂釣的身影。